咖啡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蓝雪衫下(第1页)

点燃的蓝雪衫,比膏体闻起来要再清冷些。火焰倒映在融化成液态的蜡质镜面,像从罐底一路烧上来的信号,为有需要的人领航。气味替代光晕蔓延成结界,丝丝缕缕地侵入潮湿厚重的夏夜空气,人或空间被劈成两半,结界里,是圣诞壁炉里温着的热红酒,结界外则是毛姆笔下的热带,一杯冰果子酒。

凉热温感被搅乱,拼接出不知哪个经纬度、哪个月份的夜晚。

言青川没个样儿地横瘫在懒人球上。身子脑袋全不动,只费力地把眼珠子往斜上方再翻半指,翻得抬头纹都挤出几道,才算看清楚时间。八点差十分,距离节目上传成功过去将近4个钟头。

这4个钟头里,她从沙上醒来,回办公室稍坐,下班,地铁回家,在小区自助快递柜挨个捡拾包裹,全程不敢刷微博,不敢上播客平台看动静,看遍淘宝推送的“你可能感兴趣”、却基本不感兴趣的宝贝,再核对一轮物流信息,看明天能不能把买的东西全收齐……

快要都不记得,上一次紧张得不敢直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件,她把手机拿起又放下再拿起,拇指在微博水煮蛋黄色的图标上停住。懒人沙随着动作变动着形状,言青川感觉腰臀被拱出来些。

其实情况比她想象得要“好”。

下午从休息区小憩醒来,微信里是意料得到的几个知情或不知情的朋友,来的“贺电”,甚至平次都冒出来说了句“会抽空听”,还嘱咐她把链接给文女士及平叔叔。

又痒又麻的感觉隐约又在胃里搅弄,言青川抱起电脑,带着点忐忑和羞怯,低头盯住脚尖一点点踱回办公室。她甚至在心里排演过,如果强森九金,或者新媒体的女孩上来揶揄打趣她的音频节目,要作何应对,是轻描淡写地解释一番,还是做淡定状地希望大家点赞支持。

但所有的预设都没有生。一切和她抱着电脑出去时没有两样。不时有从她座位后经过的同事,探身过来捻一粒巧克力、牛轧糖;手里正做着新拍摄预算的编辑,大肆吐槽艺人团队难搞,化妆师收费越来越贵;销售从隔壁屋拐进来,当笑话似的分享客户给这么点钱就想某某当红鲜肉做植入的异想天开。

今天、明天和下个月的话题,在这件办公室里,也依然逃不过是这些。

唯一的一小点意外,是她堪堪收拾好包准备离席下班时,红总在隔着一排桌子的对面,头也没抬、摆弄着新盲盒地说了一句,“我晚上来听听,我看挺长的,在这不方便”。要不是言青川本就紧着跟弦,怕是差点要错过这没头没尾的话。

“谢谢红红姐”,她谢得真心实意,“你有空再听。完了别吐槽太狠哟~”

整个身子在懒人球上翻转九十度,脸颊陷进细沙状的填充物里,有种滑腻腻的奇异的满足感。悬停的拇指终于点了下去,微信页页面在重新进入时,会自动下拉刷新,消息数字飞快地跳出来。页下是消息栏,消息栏下面还分转评赞的分级菜单,每点进一级都像一场修行,言青川心里吐槽。

直接跳过赞的菜单栏——具体数字已经清晰地缀在了条目后面,量级有些过预料——进入转入口,径直往底下拉,意识到应该是有个与韩娱相关的营销大V号进行了转,接着有《灰晨》男女主角的站子跟进,才出现规模性数据。

她随手进到几个转网友的主页里翻了翻,内容一多半是偶像美图、娱乐八卦分享,倒是跟着韩剧字幕组转的网友,多半会附上转词,观剧感想、评价和偏个人的感性内容。

言青川感觉有一个高度理性的分身,正从紧张惶恐的本体里,分裂出来。

“长音频的打开门槛还是太高了。需要听众投入的时间成本很大,时间范围内接收的信息密度又极高,即使上线了4个钟头,也不足以播放完毕4o分钟的音频。从都市人的碎片时间里预定整块时间,需要讲究送时间,上下班通勤时间前,正式入睡前,诸如此类。”

“听众到底在哪里?目前看数据似乎很好,但一是建立在聊的是爆款剧,男女主角在中国粉丝基础好,他们愿意多做传播;二是被单广笙点赞后,引流来粉丝和娱乐号关注,加了这种传播。但这类点赞与转的打开比率有多少?她很怀疑。”

“真正有效的反馈,还在评论里。”

分身抱臂浮在半空,冷漠地看着那个手指在触控板上迟迟下不去劲、被“又痒又麻”支配的本体,“你想知道的反馈都在评论里,你看是不看全在这一哆嗦”,她对她说。

本体不敢动,眼珠子斜了斜半空中的分身。

拇指不断从屏幕左边滑向右边,页面回退到消息列表,再利落地往上一划动,有返还到桌面状态,接着熟门熟路打开博客软件,从头像进到后台。

倒是有零星几个消息提示,但扫一眼基本都是僵尸用户既视感,Id都还是一串系统给出的数字,留言都是“加油”“支持”“好听”一类机器人话。

“你没在微博上写清楚完整节目可在平台收听,大家都就着微博凑合听了,怎么会有人费劲跑到这里来留言。”

“微博的音频收听效果如何,你也没检验。支不支持断点续听,客户端怎么找到上一次收听入口,音质怎么样,你作为一个日常要听播客的人,为什么不做验证?”

“所以你到底要不要看微博那二百多条评论?”

半空里的分身,冷酷地对顾左右而言他的本体出灵魂连击。

言青川飞快地反向再在懒人球上反转9o度。这一侧更靠近茶几,蓝雪衫的味道要更浓重点。

这一刻的体感有些奇妙。她似乎能看到理性、不动声色甚至带点自虐色彩的分身,逐渐由半空攀附上肩膀,一寸寸挤掉在那里颠来倒去、犹豫不决的本体,占据对这具肉身的控制权。这次换她浮到半空,看着自己握住手机的五指,坚决精准地进入评论列表。

听完,甚至听了的人,并不多。

言青川的眼球冷静且短促地移动,扫过那些“马上就听”、“码后再听”、“姐姐好棒”和“听了开头,有配乐,好像真正在听电台广播”一类,没什么实际信息量、她也不关心的留言。

如果是我,半空中的本体想,看到这些鼓励的话还是会很感动吧。

后台提示有新评论。眼球微微移开向右上角,下午81o,这个时间大约是晚饭后的手机贤者时刻,或者有人真正听完了。

她长按下拉,刷新。

果然有人听完了。

三行半长短的回复,显然有观点。

眼球从左向右往返差不多一次半就能读完,并形成理解。

言青川心里一沉。

“拉着听完的,中间好几个部分直接拖过去了。典型是个有点专业知识的女媒体人、女文青的说话思维方式,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实就是感性文艺言,没什么干货,重点不明确。一直拉踩国产电视剧,却不提国产剧收看人群现状,行业环境现状,完全是空想、空中楼阁。现在播客节目这么多,少见一个主播在这嘚吧嘚,够自恋的。”

喜欢拍封面的女编辑请大家收藏拍封面的女编辑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