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1章 阿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1页)

【在诸多对于刘禅的评价之中,我们后世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刘禅的形象,“扶不起来的阿斗”和“乐不思蜀”这两个标签深深的印在刘禅的头上】

【加上三国有才有能力的人实在是太多的,大名鼎鼎的人也是很多,谁会去注意刘禅呢,除诸葛亮和张温之外,大多人对于刘禅的评价都是一庸君】

【李世民:倒也不意外,刘禅此人却为庸君,在三国时期确实是犹如尘埃一般,不吸引人注意】

【朱棣:毕竟三国有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关羽、周瑜……谁会去注意一个碌碌无为,仅靠诸葛亮的君主】

【其实这样说也没什么错误,但是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在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刘禅为太子,为了让刘禅掌握治国才能,让其学习《韩非子》、《申子》等一类的书籍,还让其跟着诸葛亮学习,拜师伊籍为师,可以说对于刘禅的文武方面,刘备非常的重视,这也就有了言"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其实刘备也不清楚,看着这小子天天的也挺听话的,怎么就变成以后的那个样子,说句好听的那是心真大,国亡了,听到蜀国的歌曲还能做到面不改色,怎么不能称之为另类的狠人呢。

【刘禅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的听话,刘备临死前让他对待诸葛亮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他也是这样做的,就像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以弱伐强,当时的刘禅不理解,不明白,但是因为是他的相父,所以他相信他的相父不会害他,支持诸葛亮五次的北伐】

【李治:刘禅最大的优点也就是这个了,听话的不行,不过这也可以说是他最大的缺点,太过于听话的皇帝可不是一个好皇帝,完全取决于臣子的好坏,臣子如果忠心,有能力,听话的皇帝自然是一个好事,但如果是赵高那种,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一个大灾难】

三国:看到李治的举例,诸葛亮和刘备一下子醍醐灌顶,平日中他们忙着蜀汉的大业,让刘禅读书就读书,让其练武就练武,听话的不行,心中甚是欣慰,现在才觉得刘禅完全就是太听话了。

一个字"烦",两个字“苦恼”

【估计是刘备也知道自家刘禅是什么情况,才会在临死前言诸葛亮可取而代之,但刘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最近这几年对于刘禅,大多数人越来越觉得他是一个聪明人,大智若愚的人,绝不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李世民:这还能反转?我还真的没过多了解刘禅这个人】

【朱棣:刘禅在正史上描述少,且大多数人对于他的评价都是庸碌,对于三国中,他,确实是笔墨不多,不太了解】

【秦始皇:有点好奇了】

……

秦锦看着上面的弹幕,现大多数的皇帝确实是没了解过刘禅这个人,笔墨不多是一点,三国能人太多是一点,其次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了解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至于刘禅实属算不上。

【刘禅是三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一共是四十一年,诸葛亮辅政他一共是十一年,在诸葛亮死后,独掌朝政三十年,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毫无作为的,昏聩不堪的君主,蜀汉何以三十年之后才灭亡,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刘禅提了不少的文武能人,所以蜀汉才能在持续三十年】

【但,刘禅在这其中,真的都是全部依靠诸葛亮留下来的人吗?】

秦:“能将蜀汉延续三十年,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即使不是一个能主,也绝不是那《三国演义》上的那样,还是有点聪明的,毕竟胡亥可是三年就把大秦给玩完的,这才是完全没脑子的”

秦始皇通过这个又想起前面的诸葛亮的称谓“职业型保姆”全权包揽朝廷上上下下的政务,刘禅登基时候已经是十五,不是什么不懂得小孩,刘禅要是强势,蜀国本就为三国最弱的,想必内部斗争会更加激烈,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刘禅是个聪明人,也不排除他和那大明皇帝一样,只是因为懒,有人帮忙何乐不为。

唐:“人心异变,更不要说是三十年的时间了”

李隆基想起自己,现在的自己意气风,完全不能明白老年的自己怎么会开始享受起来,丝毫看不见大唐繁荣之下的危机。

【自古以来,权臣和君主就是一对冤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是极少的,能得到善终的也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以悲剧告终,而诸葛亮和刘禅打破了这以定律,诸葛亮五次北伐,离开朝堂之上,让刘禅能够有挥的予敌,辅佐刘禅十一年,只在朝中呆了不到十年,而刘禅在后方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

【即使是朝中大臣反对,即使是费钱费人,即使是自己也多有不理解,但是刘禅却一直坚持支持诸葛亮,诸葛亮死后,他不再设置丞相一职,对于《出师表》中提到的人加以重用,且在朝堂之上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权力分散,不一家独大】

其实说到姜维,大部分人都认为姜维很可惜没有得到重用,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统领蜀汉兵权,并且先后十一次伐魏。

先不提规模之类的,能够十一次伐魏的人,这也代表刘禅对其的看重。

【在刘禅独自掌权期间,蜀汉内部经济展,社会稳定,百姓修养生息,没有出现大奸臣,后期虽然宠信宦官,但权力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

【且刘禅心胸足够宽广,即使诸葛亮能力强,忠心耿耿,但说实话在古代即使是这样一个忠诚,皇帝也是不甚喜欢,因为权力集中在诸葛亮手中,没有一个皇帝希望权力集中在臣子手中,自己宛如一个傀儡】

【对于诸葛亮的专权,朝中大臣自然有人不满,但刘禅真正做到了维护诸葛亮维护了一辈子,这可是他的相父啊】

【朱棣:刘禅这一点是非常好的,要知道在宋朝之前只有皇室之人才有权利为祖先立庙,诸葛亮虽为“相父”但实际上是臣子,并不是皇室之人,在礼法上也是不可以被立庙的,而诸葛亮却被破例立庙】

【确实是这样,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当时的朝臣存在这对诸葛亮专权的不满,但因为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确实是没话说,立庙一事却有违礼制,恐破坏诸葛亮一生的品行,要知道“祖制不可违”这可不是随便说的】

【那为何后面又给诸葛亮立庙了,这里可以看一下刘禅允许给诸葛亮立庙的时间,是在263年,这个时间点异常的熟悉,这一年同样是蜀汉灭亡的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刘禅感觉到蜀汉气数将尽,最后打算为诸葛亮做点事情,《三国志》中记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於沔阳"】

【刘彻:既然这刘备是我汉室后代,汉承秦制,只有天子可立庙,就没有臣子可以单独立庙的,这诸葛亮也是第一人了】

一个人单独立庙是多么大的殊荣,而刘禅为诸葛亮破例,可见刘禅对于诸葛亮的感情绝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怀恨在心。

诸葛亮听到这里,热泪盈眶,“亮,何德何能啊,未完成匡扶汉室之事,且专权,让皇帝退让,亮,何德何能”

“孔明,你值得,这小子可以”

刘备回答道。

诸葛亮更是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辅政主上,小主上完成匡扶汉室之事。

而另一边传来诸葛亮死去的消息,刘禅悲痛欲绝,大哭,嘴里不停的喊着“相父”,虽然听到天幕说诸葛亮死在五丈原,刘禅慌张不行,甚至想要亲自去五丈原见诸葛亮,带上宫中的太医,还未出,就已经收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

天幕什么的,臣子什么的,他都不想管,他,想要见见相父,和相父说说话。

热门小说推荐
[综]金木重生

[综]金木重生

综金木重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青春小说,并且已经更新到最新章节第3o7章特殊邀请版权归原作者鱼危所有重生之后要干什么有的人选择家致富,有的选择奋斗成为人生赢家,而金木研却很满足现状,好友在身边,新...

偷读奶娃心后,当家主母撂挑子了

偷读奶娃心后,当家主母撂挑子了

全家读心术炮灰女配姜早早穿书了,穿成了姜府正房夫人的亲生女儿。谁知,刚出生就被小妾掉了包,爹不疼娘不爱,亲娘甚至眼睁睁看着她病死。要说她这个娘亲,可真是一张好牌硬生生给她打的稀巴烂。娘亲原本是太傅之女,身份高贵。可偏偏看上了姜早早的亲爹,还利用权势威逼嫁给了他。没想到娘亲进门之后,不敬公婆,欺负小姑子,善妒成性,欺辱夫君,嚣张跋扈到极点娘家都看不下去,让她收敛一下,她却嫌娘家不心疼她,断了和娘家的联系。爹爹为了反抗,就纳了一房又一房小妾,娘亲对小妾和妾室之子也是动辄打骂。娘家倒台之后,亲爹终于不用再忍,娘亲被夫家扫地出门,最后横死街头。姜早早看着嚣张的娘亲娘亲惊了,谁敢害她?姜早早看着亲爹叹气各位舅舅姜早早吐槽着,现一切都变了。听见亲娘名字就恶心的亲爹,日日往亲娘被窝里钻,亲娘娇嗔死鬼,找你那些小妾去?亲爹跪地誓夫人,为夫心中只你一人…...

少年白马醉春风

少年白马醉春风

作品简介长街有煞,喧闹嘈杂。手持砍刀的屠夫手起刀落,骨上挑花,卖花鞋的老太针挑烛火,百尺无活,还有一个卖油郎,袖里藏着十八剑,总望着对面的包子铺,那手一撕能换九张脸的小西施。长街尽头还有一座东归酒肆,里面有个...

疯批男人每天都怕我揣崽跑

疯批男人每天都怕我揣崽跑

我怀孕了,但,我是谁?乔琳琅还是林岁岁?我分不清。林岁岁被整容成乔琳琅的样子,跟6檀结了婚,她爱过,直到知道在6檀心中她就是个替身。多年后,林岁岁重新站在6檀面前,冷漠变成恳求不要走,求你!...

姜岁初陆祉年

姜岁初陆祉年

久别重逢甜宠救赎双洁双学霸结局he以前,姜岁初是大院里众星捧月的岁岁公主。后来,一场变故使姜岁初失去了家,并与青梅竹马6祉年失去联系高中重遇,6祉年还是那个6祉年,天之骄子在主席台上穿着干净整洁的蓝白校服作为新生代表上台演讲姜岁初站在乌泱泱的人群中,逆光看着台上的人6祉年我们是不是认识?姜岁初愣了一下,扬起一个自认为很自然的微笑6同学果然贵人多忘事,新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