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页(第1页)

  他为今日的女儿的骄傲,但更多的是心疼,“你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吧。”

  姚妙仪摇头道:“有的吃,有的穿,还有一样能救人、也能养活自己的技艺,我已经很满足了。”

  老实说,无论是义父还是姚家人,对她这个养女而言,真心不错了。这是时候还叫苦,岂不是变成白眼狼了嘛。

  徐达说道:“我会报答道衍禅师和姚家人。”

  万万不可啊!若是姚大伯一家子也就罢了,都是些老实人,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若是沾上了那个整天叫嚷“可怜我寡妇失业”、一斤水也恨不得榨出二两油的贪心姑奶奶高姚氏,就是堂堂魏国公也会被她吸干的!

  姚妙仪忙说道:“一切都确认身份后再说吧,姚家人在苏州也是殷实人家。”

  徐达充满希望的问道:“刚才你为何会说起当年遭遇刺杀一事?是不是……是不是突然想起些什么了?”

  姚妙仪说道:“如果我真的是徐凤,当年那些凶徒杀害徐夫人,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若不手刃仇人,岂能为人子女?如果我不是徐凤,乃一介草民医女,承蒙魏国公看重,也愿意尽微薄之力帮忙寻找幕后真凶。”

  姚妙仪心中打的小算盘,是利用魏国公查一查重阳节那天从周奎密室里搜到的账本,解密外祖父谢再兴谋反的真相,因为一切的一切,其实源头都在谢家迷雾重重的谋反疑案。

  解决这个问题,杀母仇人背后主使到底是不是自认凶手的周奎,就迎刃而解了。

  ☆、第45章法古建邦

  腊月里,洪武帝颁诏令,正式给儿子们和侄儿朱守谦封王。朱守谦是亲王之子,封了靖江王,是郡王品级。儿子们一视同仁,都封了亲王。

  朱棣和兄弟们穿着隆重的礼服,走上奉天殿,太监黄俨手捧册封的诏书,“有制!”

  众人跪下听封。

  黄俨打开圣旨,依次宣布二皇子朱樉,封秦王;三皇子朱,封晋王;四皇子朱棣,封燕王;五皇子朱橚,封周王;六皇子朱桢,封楚王……

  领旨谢恩后,按照长幼次序以此进殿接受宝册和印玺,宝册是黄金制成,正方形,长宽皆是五寸二分,朱棣垂看着自己金册上镌刻的铭文:“昔君天下者,必建屏翰,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并简在帝心。第四子棣,今命尔为燕王,永镇北平,岂易事!朕起于农民,与群雄并驱……今尔有国,当恪敬守礼,祀其宗社山川,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朱棣看着“永镇北平”四个字,心中颇为震撼,暗道,难道父皇是想学古时的周制,将诸子在边疆各地封为藩王,掌控军队,守护大明江山?

  如此,朝廷必然掀起轩然大波,分封制起源于先秦以前的周朝,但在西汉景帝朝起了七国之乱,藩王拥兵自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谋朝篡位,给西汉带来一场浩劫。

  从此这个分封古礼就彻底抛弃了。历朝历代的皇子们都被削去了兵权和对属地的控制权,只是当一个闲散的王爷而已,如今父皇却决心启用千年前周朝古礼……

  册封皇子的礼仪颇为繁琐,除了皇室成员到齐外,文武百官,诰命夫人等等也穿着各自品级的朝服进宫恭贺,皇子们领到宝册后,洪武帝将册封诏书昭告天下,礼部尚书亲自盖上皇帝的印玺,来到午门为文武百官们宣读:“朕唯帝王天子,居嫡长着则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杂土,以藩屏国家……奉天平乱,实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什么?!

  文武百官都觉得很意外,即便是那些起初目不识丁的武官们也听懂了“法古建邦”是什么意思。

  就是太子在都城守储位,诸位成年的皇子们在边塞各地拥兵守护国门!这——这不成体统啊,早在千年前就不这么干了,皇上为何执意如此?

  可是天子金口玉言,在这种盛大场合颁布圣旨,岂有不从之礼。宰相李善长率先跪地,带着百官高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内心是在说吾皇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三拜过后,百官退下。朱棣等封的藩王还要去对着皇后、太子跪拜,公主、驸马等皇室成员还要向诸位藩王道贺,冗长的仪式要持续一整天。

  东宫太子妃常氏还没出月子,就没有参加今日的册封典礼,但是洪武帝“法古建邦”的消息还是传到了东宫。

  太子妃常氏生产时吃了不少苦头,一直卧床休养,消息传来时,二儿子水生刚刚吃饱酣睡,放在了常氏枕边。

  常氏对着生儿,左看右看,怎么都看不够,水生八月早产而生,比一般的婴儿瘦小,不过短短半个多月,就像面馒头似的长开了,褪去了红皱,在大红襁褓的映衬下显得白胖可爱。

  鬼门关里走一遭,终究这一世的富贵还没享完,阎王爷不敢收她,常氏劫后余生,有子万事足,西宫偏殿那位吕侧妃折腾出一些事来添堵,也入不了她的眼。

  常氏对亲妹妹常槿说道:“槿儿你看,水生的轮廓还真随了三弟常森,我记得常森小时候就是这副模样,不过他的鼻子长的像太子,你看是不是。”

  常槿抱着一卷史书,坐在床边若有所思。常氏娇嗔道:“妹子,想什么呢?那么入神。”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